查看原文
其他

九月末保研转考研,一战上岸人大知产丨规划、耐力跑与冲刺

知行法学 知行法学
2024-09-06
前言

今年有两位保研失败后坚定继续选择人大法学考研的同学,一个是本文作者,另外一位是外交学院的师妹。两位师妹都很有勇气,在关键时刻作出坚定的选择。当然,这种勇气一定是实力作为基础的,否则不可能成功。本文对很多保研边缘人应当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激励,无论保研还是考研,大家都要永不言弃,落子无悔!




目录

开篇语

一、起跑前的规划——宏观策略

(一) 认清自己,规划终点——放弃保研后的择校策略

(二) 明晰现状,规划路线——90天极限三轮复习

二、耐力跑的紧跟赛段——公共科

(一) 把握节奏,稳步前进——英语科与日常规划

(二) 效率至上,短时高效——政治科与“记忆宫殿”

三、耐力跑的加速赛段——法学科

(一) 蓄势待发的第一个月:阅读与笔记

(二) 平稳加速的第二个月:专题与延伸

(三) 全力加速的第三个月:总结与记忆

四、耐力跑的赶超赛段——知识产权法

(一) 百般武艺,招式尽用——多元化知产学习方法

(二) 书读万卷,厚积薄发——以阅读为核心的知识突破

五、最后冲刺赛段——复试阶段

(一) 复试英语的准备方法

(二) 复试专业课的准备方法

结语:追寻热爱,不问西东

个人成绩:人大知产初试370,最终排名第7名(初试排名第8名,最终排名第7名)


开篇语

感谢知行的约稿,不胜荣幸。笔者本科就读于五院之一,爱好折腾,热衷法学,知产尤甚。欲深入法学殿堂一探究竟,但获得保研资格后因排名靠后而屡次折戟,保研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故自九月末放弃保研之际,下定决心考研,便从头备起,一鼓作气,直冲人大知产学硕,初试有惊无险,复试稳定发挥,终于遂愿。复试结果公布,如梦似幻,回忆点点滴滴,走过的一步步历历在目,临时改考研的压力终于可以抛至九霄云外。这般幸运,得益于包括我的父母、老师、同学、知行法学团队在内的师兄师姐们的帮助。笔者不才,但也希望能给到师弟师妹们一点启发,便把旅途化作长卷,点于墨下,讲与诸君听。


如果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研就是一场森林中的马拉松。高考所有人的道路都是一样的,遇到的困难也差不多,就看每个人能跑多远,最后在同一个时间停下,停在了哪里就去往哪个大学。但考研极具个性化,在这个森林里有着无数的宝藏,我们不得贪婪,只能选择其一,并一直以之为目标,或满载而归,或空手而回。而通往宝藏的道路也有无数条,我们必须跟据我们自身的情况,规划最合适我们自己的道路。在这段旅途中,我们需要经过漫长备考的初试,犹如森林中的耐力跑一般,但相比于高考能看清所有人的情况,我们这一次只能看见我们自己,黑暗森林里的每一个对手都可能跑在我们之前或者之后,我们不得而知,我们能做的唯有相信我们自己规划的道路,矢志不渝地前进,不因彷徨而在森林里陷入迷途。最后冲出初试这篇无尽的森林直线冲刺,向复试之后的宝藏发起冲锋。


笔者无意于向各位推荐自己的道路,笔者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极具个性,尤其不要以为剩下三个月才去复习。笔者的道路本质上是由于保研与考研的决策失误而迫不得已采取的下策,只是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一丝启发,或对自己道路的一部分有所思考。笔者会把自己的这场马拉松被分为规划、耐力跑(初试)和冲刺(复试)三个阶段,核心在规划,主体在初试,最后是复试,只有把每一步踏踏实实走好,才能获得最终的成果。



一、起跑前的规划——宏观策略

笔者单独将规划作为重要一步,放在与初试、复试等同重要性的地步,根源于笔者保研的失败教训。如果不做好周全的选择和规划,后续的道路容易坎坷,一旦改弦更张,又会徒增不少麻烦。笔者将笔者的规划分为“规划终点(择校)”和“规划路线(计划安排)”两部分,以下接续展开。


(一)认清自己,规划终点——放弃保研后的择校策略


笔者保研失败后,距离初试时间仅剩最后的三个月,而笔者当时的状况是:英语之前零散的背单词和准备复试口语,初试准备尚未开始;政治甚至不知道它考什么;对于知产以外的专业课止步于刚刚结束的法考客观题;知产倒是因为准备复试学了很久;剩下时间不多最后肯定没时间背书,手头上还有几个项目和工作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但是自我感觉法学素养还可以。根据这几点情况以及笔者的野心,笔者最终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在择校决策中顺带解决了应用法的选科问题,具体的选择考虑过程如下:


1.坚定热爱,冲击知产学硕


笔者从大二接触知识产权法起便开始坚定研究生要学习知识产权法的念头,在后来一系列的学习和科研经历中又对学术产生了一定兴趣,希望可以读博,便选择了知产的法学学硕。这一决心自保研起都是如此,从来不变,考研也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畏难而为之动摇,坚定自己的兴趣和梦想才是前行的最大动力。


2.充分发挥法学能力与素养


笔者所剩时间不多,必须认清自己优势所在,扬长避短。对于笔者而言,公共课并非所长,英语一直以来都是弱项,政治还没开始,加上北京市一直以来都是大旱区,公共课压分严重,所以笔者也确定了“公共课刚过及格即可,靠法学课程制胜”的思路,确定了“尽可能把剩下的时间交给法学课,公共课以短时高效为主”的策略。利用法学积累和学科素养的优势,尽可能去找考查内容不太需要背书、考查方式以出题灵活多样化和追求思考深度为主的学校,中国人民大学就是不错的选择。


3.发挥本科知识基础的作用,确定选科


人大法学学硕初试分为理论法和应用法两门科目,理论法为三门必考科目——“法理学、中国法律史、X法学”,应用法则需要在“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环境和资源法学、国际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七门中选择三门,最后构成六门法学学科的考察体系。笔者在本科期间,对法学的学习重心和兴趣主要集中在理论法和偏私法的方向,这点从笔者本科期间选择的专业选修课中便可见一斑。


 图 1  笔者本科期间的专业选修课


笔者本科期间的十门选修课,恰好对应人大考研中的三门理论法和应用法中的“民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完美的选课组合便就此产生。事实证明,本科期间上过的选修课、专研过的内容于灵活化考察的应对颇有帮助。在笔者初试作答时,便因回想到自己曾经写过的论文和选修课上老师延伸的内容而作答得更加顺利。另一方面,由于知识产权法本来就跟民法和经济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选择更有利于融合贯通式的体系化学习。选科不要人云亦云,而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考虑学科之间的关联性。


(二)明晰现状,规划路线——90天极限三轮复习


既然已经确定了终点,那就要有奋力一搏的勇气,马上规划,完成奔跑的最短路径。在笔者眼前最大的问题无疑是只剩下三个月大概90天的时间,对手们早已起跑,而我还在起点。当我看到身边一些同学已经进入了第N轮复习,我才刚刚网上下单人大教科书的时候,我告诉自己:“不要慌,相信自己的规划”。对于那时候的我而言,已经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只能继续坚持扬长避短的策略,将目标定在“过初试即可”,即“北京压分下的政治、英语各70分,理论法、应用法各120分”。剩下大概90天,每天除去休息和日常时间有12-14小时,但是手头上还有多项科研和工作要忙,大概每天需要花费3-6小时,真正能给到学习的时间可能每天只有8小时左右,所以我必须在90*8=720小时的时间内,达成这个目标。


因为剩下还有三个月,我干脆把剩下的时间分为三轮,每轮一个月左右,从而把专业课和政治课的复习划分为“蓄势待发——平稳加速——全力加速”三个阶段,分别完成系统性全面学习、专题突破强化、冲刺背诵三个任务,而英语游离于三阶段之外,靠日复一日的学习节奏和平稳过度推进。三个阶段的目标分别为:


第一轮过后:对政治科的体系和知识有所了解,基本找到英语做题的感觉,对人大各门法学的体系有所把握,熟悉人大教科书。


第二轮过后:政治科客观题正确率过85%,英语客观题正确率过80%,对人大各门法学的重难点和考察偏向深入了解,对各学科进一步把握。


第三轮过后:初试能过。


基于这三个目标,我开展了详尽的规划,并一步步执行下去,具体的详见后面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笔者的规划与别人很大的不同在于没有学习的时间表,这取决于我每天的工作的性质,很多时候我坐在图书馆里,一个电话过来我就需要马上投身临时的工作,我也不知道我一天是可以一直学习还是需要全程工作,一个能预先安排的时间表并不适合我。我需要我的安排尽可能具有灵活性,以应对各种突发变化。我只需要明确我要完成的事情,如果今天实在完不成,就推到明天,如果今天完成了还时间有余,就去干明天的,但不要以其为自己偷懒的借口,不要让自己闲下来。


由于备战保研阶段已经对知产进行了深入学习,但是除了知产外的五门法学学科在初试都跟知产有同样的比重,所以初试准备阶段前两轮我直接放掉了知产学科,把知产的时间留给了体量更大的民法。最后一轮再恢复知产的复习,知产知识来自于我从大二开始的学习。


而既然路线已定,下面要做的就是执行每一步的前进计划,一往无前。



二、耐力跑的跟紧赛段——公共科

由于笔者确认了“扬长避短”的核心策略,公共科的目标分也不高,只需要北京线下的70分(虽然事实证明在北京拿70分并不简单),那对于公共课,我要做的就是“尽最少的时间,争取最大化分数”。这个目标分数在竞争并不占优势,但至少可以让我紧跟住我的竞争对手,并且节约我的时间留给法学科,所以我称其为“耐力跑的紧跟赛段”。


(一)把握节奏,稳步前进——英语科与日常规划


笔者英语基础较为薄弱,不敢妄谈,以免误人子弟。大体上承袭了高中英语的复习思路,利用英语科目“稳定且重视阅读”的特点,把握前进的节奏,确保“每天都学英语”。相比于大家“听课、做题、背红宝书”的完整一年英语攻略,笔者要做的仍然是“节省时间”,故“偶尔听听课,以做题和研究题为主,抛弃红宝书”。最终总用时约为135小时,平均每天1.5小时,这个时间不足以拿一个高分,但是运用合理可以保个及格。


重视真题,笔者135小时内超过100小时都花在了历年真题身上。利用黄皮书等资料,获取2001年到2022年考研英语一的真题和解析,每天做一套真题的三分之一,根据对应考场时间只需要一个小时,然后对照解析检查,记录并背诵其中不会的生词(所以背单词的任务从红宝书转移到了真题,而且阅读的单词伴随着语境能更好理解)。日复一日,三天便可以完成一套,也不需要二刷(真正认真读下来的文章不可能在看第二遍时还能达到做题训练的效果)。剩下的时间可以有选择性地听听课或者锻炼写作等专题。


(二)效率至上,短时高效——政治科与“记忆宫殿”


笔者在政治科上给到的时间是每天一小时,一共90*1=90小时,以追求绝对的效率。三轮下来,笔者没有固定跟一位老师,而是选用了“徐涛的强化班,肖秀荣的题,腿姐的背诵手册”,以各取其优(笔者个人观点)。第一轮以徐涛老师的强化班为主,60小时的强化班直接开二倍速,一轮听完刚好(二倍速需要全神贯注,对大脑负荷有点大,时间充足建议开原速或者1.5倍以内);第二轮以肖秀荣老师的《肖1000题》为主(实际上有1500题左右),每天做75题左右,20天可以完成,第二轮还剩十天对错题进行二刷而不全部二刷(因为没有时间了);第三轮以腿姐的背诵手册为主进行背诵,最后两周攻克大家所说的“肖四”、“肖八”,进行背诵。


政治科以记忆和做题为主,提升记忆效率需要一些技巧。笔者采用了非常不地道但是自觉好用的伪“记忆宫殿”法。正统的记忆宫殿依靠的是内视觉记忆,依靠大脑虚构的画面和联想进行位置记忆。笔者的记忆宫殿之所以是伪“记忆宫殿”,在于笔者个人的图像想象力有限,无法构建太多的联想素材(所以会用正统记忆宫殿的朋友还是用正统的吧)。笔者的记忆宫殿需要外部环境作为辅助,例如笔者非常熟悉学校附近的一圈街道,就可以一边用耳机听知识点一边在道路上走一圈,以道路环境为联想素材,听到一个知识点就看向一个特定的路边建筑物(要注意安全哦),一圈下来,可以记到100个左右的点。在回忆的时候,只需要回忆当时走过的路线,就能把知识点一一在脑海中还原。在封校之后笔者的记忆宫殿构筑场所变成了学校图书馆(所以经常可以看到笔者戴着耳机在图书馆的书架间穿梭)。这种方法在笔者记忆法学知识时也使用过。

 

图 2 笔者最熟悉的知产书架,承载的却是宪法知识点



三、耐力跑的加速段——法学科

在笔者“扬长避短”的核心策略下,法学学科必须要紧抓,并作为初试的制胜核心。这里的法学学科指的是除去知产以外的五门,包括法理学、中国法律史、宪法学、民法学和经济法学,知产详见第四部分。笔者备受高考复习之苦,坚决拒绝背书做题式学习方法,既然是我爱的法学,就要用我爱的方法学习。笔者的学习过程的核心永远是书,不仅仅是推荐的教科书书目,还有辅助书目和工具书目。优秀学者写的指定教科书目需要精读,辅助书目主要用于配合第二轮的专题复习,工具书目主要用于不时查阅。笔者更注重应用法,应用法书目更多。具体每一门课的学习方法,笔者就不班门弄斧了,详见知行法学其他相关专业推送。


二话不说,先上核心教科书和辅助书书单(注意这是站在笔者一个知产考生的立场看的,但对于别的专业方向的同学,例如法理学,《西方法律思想史》就是核心教科书):



科目

核心教科书

辅助书书单

法理学

朱景文《法理学》

孙国华、朱景文《法理学》

谷春德、史彤彪《西方法律思想史》

法律史

曾宪义、赵晓耕《中国法律史》

朱勇《中国法律史》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宪法学

韩大元、胡锦光《中国宪法》

许崇德、胡锦光《宪法》

林来梵《宪法学讲义》

民法学

王利明《民法》

朱庆育《民法总论》

崔建远《物权法》

崔建远、陈进《债法总论》

韩世远《合同法学》

程啸《侵权责任法》

经济法

刘文华《经济法》

史际春《经济法》

刘剑文《财税法学》

徐孟洲、孟雁北《竞争法学》

朱大旗《金融法》



图 3 除这些书籍之外,笔者都是借的


(一)蓄势待发的第一个月:阅读与笔记


第一轮设定在第一个月。在30天的时间里,每天可以给到法学5.5小时,5.5*30=165个小时,其中一半给到理论法,一半给到民法和经济法。基本上可以确立“一天理论法,一天应用法”的主要思路,学习方式为通读(精读)以上核心教科书并做笔记。因为每本教科书有四百页左右(民法除外,民法过千,所以民法占据了原先知产的时间),笔者偏好纸质笔记(也可以练练字),故以“每读十页教科书记一页笔记”为大致要求,保障自己的阅读节奏。每天可以阅读80-90页。这个阶段可以利用知行法学的强化讲义作为依托。


图 4 第一轮法律史笔记


图 5 做个备忘录提醒自己


第一轮的关键是要对体系有全面而完整的把握,对于书中的知识都要全面精读(至少对于要考的部分要全面精读)。这部分最重要是不能急,节奏要稳,背不住不重要,这一轮是“蓄势待发”,不需要背住。


(二)平稳加速的第二个月:专题与延伸


第二轮设定在第二个月。在第一个月已经对人大法学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根据重难点所在,粗略设置30个专题,每天解决一个专题内所有问题。每个学科约有五个专题,如将“中国法律史”分为“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立法史”、“中国刑事法律史”、“中国民事、经济、行政法律史”、“中国司法制度史”五个专题,可以从不同侧面划分法律史的内容,与第一轮阅读教科书上的按时间进行分类形成区别,从而更好地对知识体系进行融会贯通。民法专题可能更多,而且存在较为明显的重难点,如法律行为理论、担保物权等部分需要更加用力,可以适当增加专题数量。在专题学习的过程中,仍然要围绕核心教科书,但是要对知识刨根问底,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利用辅助书目进行专题突破,不要想着“这个肯定不考”,不考的内容只是不需要背,但仍然是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完成专题学习这轮后,应该达到可以开卷完成所有真题的水平(当然也可以看出笔者这个阶段仍然没有开始背诵)。


图 6 第二轮法律史笔记


笔者的专题设置如下,可参照:


Part A:法理学——1、法哲学专题;2、法社会学专题;3、法律文化专题;4、法律规范专题;5、法律适用专题。


Part B:中国法律史——6、中国法律思想史专题;7、中国立法史专题;8、中国司法制度史专题;9、中国刑事法律史专题;10、中国民事、经济、行政法律史专题。


Part C:X法学——11、X法基础理论专题;12、国体、政体和X法史专题;13、公民权利义务专题;14、中央国家机构与选举专题;15、地方国家机构专题。


Part D:民法学——16、民法基础专题;17、法律行为理论专题;18、物权基础理论专题;19、所有权与用益物权专题;20、担保物权专题;21、债法总论专题;22、合同法总论专题;23、合同法分论与准合同专题;24、侵权法专题;25、人格权与亲继专题。


Part E:经济法学——26、经济法总论专题;27、市场规制法(竞争法除外)专题;28、竞争法专题;29、财税法专题;30、金融法专题。


(三) 全力加速的第三个月:总结与记忆


第三轮设定在第三个月。这个阶段终于可以开始背诵了——但不是单纯的背诵,而是要进行总结,这种总结体现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知识的贯通体系化,第二种是以论述题的形式划分知识点,尝试进行模拟作答(也可以参照知行法学的题)。


知识的贯通体系化更多是要大脑中的清晰,当看到一个点时,要下意识想到所有有可能的关联点。以法理学为例,人大法理学的许多题目都需要按照“法哲学——法社会学——法实证论”的逻辑进行全面作答,故拿到一个问题需要从三个角度快速进行知识点的捕捉。(具体参见知行法学的法理学相关推送)。


以论述题的形式划分知识点是笔者背诵的准备,笔者没有对着资料直接背诵,而是将知识点化作一个个具体的论述题的题目,在背诵的同时达到模拟做题的效果。这样的方式也同样适用于复试专业课的准备。以下图片是笔者的背诵素材节选。具体背诵方法建议是“理解背诵”,实在需要死记的笔者也可能会开“记忆宫殿”。


图 7 笔者宪法背诵素材节选


图 8 笔者民法背诵素材节选



四、耐力跑的赶超阶段——知识产权法

所有保研转考研的同学最重要的当然是利用好自己保研时准备的专业。笔者在此不把知产分为初试和复试,甚至不分人大亦或是其他高校,而是跳出考试单纯讲知产学习,扎实的知识产权法基础不仅仅是考试的万能钥匙,能帮助我们完成赛程的反超,更是日后深造的基础。知识产权法作为丰富有趣的学科,其学习方法也是多元化的,可以从法文本、案例、比较法等多角度展开。而阅读积累是完成专业课厚积薄发的关键。(注意:笔者以下介绍的方法是基于笔者两年多的学习,如果想短时间学习的,直接上手王迁老师的书用类似的方法做一个精简版即可)


(一)百般武艺,招式尽用——多元化知产学习方法


读过王迁老师知产教材的朋友们都会发现,王迁老师的教科书上非常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包括学术热点、案例分析、实务分析等,也有很多比较法的内容。笔者的多元化知产学习方法灵感来自王迁老师,这使得知产学习形式多样,变化无穷,以下从五个角度展开不同的学习方法。


1.基本功:以法教义学扎实基础


再多样的方法都好,基础首先要打扎实,知识产权法学终归是部门法学的一部分,仍然需要密切关注我国现行法文本,任何学习知产的同学都可以选取一本体系化的教义学教科书为主,手边放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汇编》,辅之以其他的类似教科书,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确保自己对知识产权法有体系性的理解,感受知识产权法的整体性。(书目见下一部分书单的1.1)


在完整学完一遍知识产权法之后,可以分别就知识产权法中的不同重要部分进行分别学习。笔者将其分为:总论、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分别进行了学习,感受知识产权法不同部分之间的区别性。(书目见下一部分书单的2.1-2.4)

 

图 9 笔者笔记:打基础时强调基本概念的理解


2.比较法的方法


知识产权法是受国际条约和外国法影响非常大的一个部门法,尤其我国法兼受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双重影响,在很多制度上都有着两大法系的影子,不理解比较法很难学好知识产权法。而在比较法中,以英美法系尤其是美国法更为重要,在大陆法系中德国著作权法等比较重要,日本法的教材也可作为参考(PS:除外国法外,我国台湾地区的法律也是很好的参考)。需要注意的是比较法学习切忌陷入只学外国法的误区,必须在外国法教材旁边放一本我国法的教材,在看到任何外国法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是跟我国法进行对比,牢牢抓住“洋为中用”这条主线,树立“以我为主”的问题意识。(书目见下一部分书单的3.1-3.2)


图 10 笔者笔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案例学习的方法


知识产权法不一定是法学学习阶段案例最丰富的学科,但一定是案例教学占比最大的学科之一,我们需要从两个角度关注案例,一个是过往的国内外经典案例(例如教材中就有的Feist案、钱钟书家信案等),这些案例往往与相应的知识点紧密相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并且偶尔可以在答题时用上;一个是现在正在发生或是最近的热点案例,这需要我们关注大量的知产相关公众号,例如“知产力”、“知产财经”等(详见知行法学知识产权法相关推送),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官方网站和公众号。(书目见下一部分书单的4.1)


图 11 笔者笔记:乔丹诉乔丹案


4.深入各学说理论


在不断学习知识产权法的过程中,需要对理论进行思考和重构,这时候可以接触各种基础理论和主张,了解各种学说和观点,利用不同的法学方法进行学习(例如法经济学的方法在知识产权法学中就显得很有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锻炼自己的学术能力,巩固知识产权法理论尤其是法哲学基础。(书目见下一部分书单1.2和4.2)


图 12 笔者笔记:试用法律经济学方法


5.结合实践的方法


这一部分需要有一些知识产权法相关的实习经历,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由于本部分与备考相关性不大,暂略。但对于写论文发掘问题很有帮助。


(二)书读万卷,厚积薄发——以阅读为核心的知识突破


不难发现,以上多元化方法无非就是一种——阅读,阅读专著,阅读论文,阅读裁判文书。由于论文太多且具有时效性,这部分可以看知行法学的师兄师姐们的实时更新,笔者这里主要做一个书目的推荐。当然笔者并不是对这些书都完整读了一遍,而是有主有次,也有“核心教科书”、“辅助书目”、“工具书目”的区分。对于核心教科书,如人大刘春田老师的《知识产权法》就需要好好阅读(笔者后悔去年没有好好读,复试时候有点手忙脚乱),对于自己选定的最核心教材需要精读两遍以上(笔者选定的是王迁老师的《知识产权法教程》),其他比较重要的书目推荐选取几本精读,其他浏览,对于理论著作建议做读书笔记或读书报告。剩下的书目作为参考书或者工具书,以备不时查阅(好好利用图书馆资源)。各位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笔者才疏学浅,也只是就自己的偏好进行推荐。


图 13 对于理论著作,最好做读书总结


后面就不多说废话了,直接上书单。


1.核心书目(教科书可根据所考院校确定)


1.1基础知识教科书系列: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刘春田《知识产权法》;李琛《知识产权法关键词》;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冯晓青《知识产权法》;李明德《知识产权法》。


1.2必读理论书目:[澳]彼得·德霍斯《知识财产法哲学》;金海军《知识产权私权论》;郑成思《知识产权论》。


1.3其他推荐核心书目:张勤《知识产权基本原理》;管育鹰《知识产权法学的新发展》;吴汉东《中国知识产权理论体系研究》。


2.分部分重点书目


2.1总论部分:齐爱民《知识产权法总论》;孔祥俊《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的基本问题——司法哲学、司法政策与裁判方法》;其他参见理论书目。


2.2著作权法部分:王迁《著作权法》;张今《著作权法》;郑成思《版权法》;王迁《网络著作权专有权利研究》;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


2.3专利法部分:冯晓青、刘友华《专利法》;汤宗舜《专利法教程》(笔者专利法读得确实少了,惭愧)。


2.4商标与反不正当竞争法部分:杜颖《商标法》;孔祥俊《商标法:原理与判例》;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原论》;黄晖《商标法》;彭学龙《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


3.域外法重要书目


3.1域外法基础书目:[美]谢尔登·W·哈尔彭、克雷格·艾伦·纳德、肯尼思·L·波特(宋慧献译)《美国知识产权法原理》;李明德《美国知识产权法》;[德]M.雷炳德(张恩民译)《著作权法》;[日]田村善之(周超、李雨峰、李希同译)《日本知识产权法》;李明德、闫文军《日本知识产权法》;唐广良、董炳和《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李明德、闫文军、黄晖、郃中林《欧盟知识产权法》。


3.2域外重要拓展书目:[日]富田彻男(廖正衡译)《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J. Thomas McCarthy, McCarthy on Trademarks and Unfair Competition;[西]德利娅·利普希克《著作权与邻接权》。


4.案例与理论延伸书目


4.1案例书目:崔国斌《著作权法:原理与案例》;崔国斌《专利法:原理与案例》;王太平:《商标法:原理和案例》。


4.2理论延伸书目:兰德斯、波斯纳(金海军译)《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罗伯特·P·莫杰思(金海军等译)《知识产权正当性解释》。


图 14 笔者钟爱的外国法书籍



五、最后的冲刺赛段——复试阶段

笔者有惊无险经过了初试阶段,但复试来临时恰逢科研结项、毕业论文及四五项重要工作,压力骤然提升,有效的针对性应对策略非常重要。笔者的复试阶段基本参考知行法学的《复试一本通》,在此简单介绍,复试更多的在于心态,这部分会放在结语一块讲。


(一) 复试英语的准备方法


恢复线下复试后的复试英语包括口语和笔试。笔试阶段准备方法基本和初试阶段差不多,可以适当侧重法律英语,人大何家弘老师的《法律英语》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在寒假当美国法的课外书读完。而对于英语口语,需要做的就是大胆讲,多听多读。笔者的英语口语一直是痛点,在复试之前经常强制自己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跟别的同学一起模拟训练,持之以恒地练习才能给我们从容应对面试的底气。相比于一些同学背诵模板,笔者更青睐于有一定惯用词的即兴发言,即便是简单句也无妨,尽可能与老师进行眼神交流。

 

图 15阅读知产英语,外语专业课两不误


(二) 复试专业课的准备方法


恢复线下复试后的专业课包括笔试和面试,二者的基础都是对于知识产权法的掌握和理解,这部分在前面已经有介绍,不再赘述。关键在于答题的技巧。对于时间充裕的笔试,要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完整的结构和逻辑论证自己的观点,做成短小精悍的“小论文”。以笔者本次复试中回答问题的结构为例:


答:我的观点是:……,我将从理论、实证法、实践中的法、未来趋势与展望四个方面的展开论证:


1对于XX问题的理论分析

1.1基于XX的XX理论分析

1.2基于XX的XX理论分析

1.3基于XX的XX理论分析

2对于XX问题的实证法分析

  2.1国际公约的规定

  2.2比较法的启示

  2.3我国法的规定及其分析(主体)

3对于XX问题的实践

  3.1国内外实践的普遍情况

  3.2关于XX的经典案例

4XX问题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4.1对于XX问题的现代讨论与发展趋势

  4.2对于XX问题的立法动向和建议

综上所述,……(结语)。


类似这样的模板可以套用在很多长时间作答的大题上。可以使得变得整个作答变得完整而富有逻辑,还可以向老师展示自己的知识储备(如果哪个部分不记得了就可以简略一点或者改动结构)。


而至于专业课面试,扎实的专业课基础是唯一的支撑,笔者并没有利用一分钟思考时间进行打草稿,源于笔者平时与同学模拟面试的习惯,得到一个问题后迅速脑补出一个框架,先跟老师介绍框架,然后有条不紊地输出自己的内容。



结语:追寻热爱,不问西东

以上皆是方法论的部分,然而除却方法论,更重要的可能是心态。笔者的“非典型考研之旅”中,最受考验的部分还是心态。当看到别人都在进行第N轮复习,而我还没从保研的失利中完全缓过神来,书籍都还没到货,难免受到影响;当看到大家都在准备复试,自己手头上的工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难逃焦虑,也非常羡慕别人有安心复习的机会。然而一切与他人之比较皆无意义,我们能做的只有竭尽全力,对得起我们自己的选择。就像小时候跑步,体育老师都会鼓励我们坚持下去,千万不要停下或者走路。这场长跑,不到终点就不要停歇,能跑一步是一步。在这条孤独的旅途上,我们需要明白自己前进的动力,从而不断提醒自己。


笔者果断选择也好,坚定向前也罢,其动力一是来自身边人的鼓励和帮助,二是来自笔者心中热爱。前者自不待言,而后者却是容易在考研的苦旅中迷失。笔者从不想因为学位与虚荣而追求,但愿把热爱之法学作为前行的激励,努力锻炼自己的“海绵宝宝心态”。动画片里的海绵宝宝热爱他在蟹堡王的事业,每天都会精神焕发地跟自己说很多遍“我准备好了”然后来到厨房,开始一天的工作,感受自己与食材的灵魂碰撞。笔者也不过想当法学海洋里的一个“海绵宝宝”,每天起来说一遍“我准备好了”,带上我心爱的法学书籍,来到图书馆,静静翻开书,仔细品读,感受那穿越几千年的悠悠钟声。每一个心怀勇气迈上人大法学考研的你我,即使不是说痴迷于法学,但至少说不上讨厌,让我们痛苦的是竞争的压力和焦虑的情绪。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只有完全沉醉在法学的世界里,我们才能完全忘却烦恼。笔者之所以爱好阅读以备考,就是因为它不像做题和背诵那样,会反复提醒我这是要考试,而是像是在纯粹地学习,探索知识的海洋。当笔者心怀敬畏读朱庆育老师《民法总论》,读到妙处,方知孔子闻《韶》,为何“三月不知肉味”;当笔者走进面试教室,看见平时景仰的老师们在面前,且把面试当作一次难能可贵的与老师学术交流的机会,焦虑紧张便可烟消云散。愿诸君坚定前路莫迷茫,且把热爱谱华章,来年今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望尽长安花者,诸君是也。


考研高分经验分享

本科人大,二战考研人大民商法状元: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丨状元有话说一战考研人大诉讼法状元:根本赢不了,我听不懂丨状元有话说本科法大,一战考研人大国际法状元:踯躅中追寻光明,不觉帐中灯焰墨顶丨状元有话说万字长文详述人大民商法考研上岸经历:构建知识体系,打通学术脉络本科西政,一战考研上岸人大经济法395分丨何妨吟啸且徐行红圈所辞职后,二战考研人大经济法状元: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丨状元有话说


购买说明

全程班课程和全程资料体系均可单售,具体价目如下:


购买方式

直接扫描下方微店二维码购买,同时添加客服微信(微信号:ruclaw59)并将截图发送过去,登记报名后进入相应的微信群。报名事宜请咨询官方微博:知行法学,微信不接受报名咨询。



长按识别微店二维码,关注新品上线

更多详情请关注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学术型辅导团队,日常发布人大法学考研最新消息,提供法学考研一站式解决方案,有专业、有方法、有温度、有态度。

关于我们

知行法学

微博/知乎:知行法学

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

知行法学,法律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END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知行法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